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

廉政展厅 https://www.vipyidian.com/design/label/lianzheng

稍有常识的读者都知道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是夏朝,这是有国家的开始。而在此之前是尧舜禹部落联盟时代,也为大家熟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部落联盟怎么就变成了王朝国家了呢?联盟首领是怎样演变成王的?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聚落

由于人少野兽多,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我们的远古先民们是成群结队生活的。因为后来学会了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家畜,还有学会了建造房屋,于是就开始了定居生活。

在一个较为固定的地方生产和生活的一个群体,包括这个所在的场所,称之为“聚落”。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聚在一起的落脚点吧。

▲山东大汶口遗址墓葬显示明显的贫富分

生产在不断地发展,原始居民的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山东大汶口晚期墓葬随葬品出现明显差异,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这也可以推测出,部族的管理者也开始拥有超越普通居民的特权了。

▲浙江良渚宫城遗址

与此时间大致相同的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已有宫殿区、内城外城的布局。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了。所以说“五千年文明”是有考古依据的。

那么,传说的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应该距今多少年呢?换句话说,从考古角度看,这传说时代应该处在哪一阶段呢?

▲河南郑州炎黄二帝像

部落是由若干个血缘关系相近的宗族结合起来的组织,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时期。比如关于蚩尤会制造铜兵器的传说就印证了这一点。关于黄帝教人们筑造宫室,也和早期古城遗址的发掘相印证。

此时的部落首领因处理战争和抗洪等重大事务的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力和权威,但仍处在原始民主时代。部落有用来议事的机构,重要的事情需要一起讨论决定。

▲原始部落议事场所

部落首领的待遇也必然是高于普通族人的,这从史书记载也可以看出来。比如尧住在茅草屋子里,房子的柱子和梁都是未刨光的粗糙木头,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喝野菜汤,用土碗钵。

这些古书的记载也是后人根据传说加以整理附会的,2000多年前的人记述4000多年前的人,就像我们今天根据评书演义去了解秦始皇、汉武帝一样。或者可以推测尧舜时代要早于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否则筑有大型宫室弃而不住?也就是说,尧舜时期的首领还远不到王的地位。

▲部落联盟首领舜

至于尧舜禹的禅让,也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尚存的民主体制。也就是说联盟首领位置的继承,需要有权威的年长元老们共同商议。舜虽不是尧的儿子,却是他的女婿,关系自然密切。不过,舜能继承大位也是经过长期培养和考察的,卓业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赢得尧的认可。

▲大禹治水

舜和禹都是德才兼备的优秀联盟首领。大禹成功治水,一方面是禹的功绩,也反映了舜的知人善任。也正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赢得了各部落首领的认可,得以继承大位。

事实上,尧舜禹联盟首领位置的传递,也不是像后来换届选举那样简洁。在接受禅让之前要长期担任重要工作得到磨炼,其实相当于副首领或太子了。而举行禅位仪式后,并未完全掌管联盟全部权力,比如舜去世后禹才正式成为联盟首领。

▲尧舜禅让

从史书记载看,从禹到启传位过程中,充满着较量和斗争,也预示着古老的禅让制走向末路。其实,禹就像是《西游记》里的二师兄的外形一样,不完全变态,是从部落联盟首领向国王过渡。

▲夏朝建立

虽然说禹建立了夏朝,成为夏朝的国王。但作为联盟首领,他还不能公然确立儿子为太子,依旧按照传统推荐伯益为继承人。但暗中扶植儿子启的势力,以至于禹死后在伯益和启的争夺中,启胜出。也就是说,禹为传位于启做好了铺垫。

这样看来,从原始民主的禅让制过渡到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是由禹和启来完成的。不仅仅是传位方式的改变,据《史记》的描述,夏朝已经有较完备的政府官僚机构,有刑法和监狱。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禅让的时代,是以天下为公;世袭的时代,是以天下为家。这里可不是说的漂泊无定、四海为家之意,是将天下据为己有的意思。所以《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人民至上

然而,天下属于王,也属于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战国时期就有“民贵君轻”的思想实属难得。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夏商周王朝更替就说明了这一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