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2008年确诊为气管腺样囊性癌,就犹如人生噩耗一般降临。做完手术本应身体好转,再一次发现癌细胞转移了,过着胆战心惊的生活。2013年机缘巧合来到北京御方堂,由刘学谦教授亲诊,他究竟会怎样呢?
患者:刘某,男,46岁,贵州人,2008年被确诊为气管腺样囊性癌,曾做手术,无放化疗。
2013年8月30日,来我院由刘学谦教授诊治,长达3年的时间,共调药24次。
详细看一下每个阶段的状况:
第一次
2008年左上肺发现气管腺样囊性癌,并手术,后复查,发现左肺出现阴影,遂来我院就诊。口述:乏力,时喘,有咳血史,口干,无咳,有白色痰,二便可,采用固摄调心温阳法,扶正祛邪,养阴清热。
第二次
体差,易反复感冒,晚上出虚汗,乏力,手心热,脚凉,大便稀,粘马桶,采用固摄调心健脾法,增强免疫力,健脾补肾。
·
·
·
第十二次
食可,眠可,二便正常,无痰,无咳,乏力改善,体质好转。
现阶段患者症状概述:
吃饭可以,睡眠可以,工作较忙,会疲乏,汗出,无其它不适。
最近检查报告情况:
目前复查指标均正常,无再发生其它部位转移
针对此类病人的建议:
工作不易太累 ,劳逸结合,增强营养,禁止吸烟
中医肿瘤专家李忠教授认为,肿瘤属阴瘤。临床证实,体质偏寒的人患肿瘤居多,肿瘤病人中寒症居多。肿瘤发展到晚期往往兼有阳虚症候,如畏寒肢冷,气短而喘,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浮肿,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脉沉迟等,或为水气病,或为恶性积液。
阳虚寒证责之于心、脾、肾,温阳亦当辨温通心阳、温补心肾,肿瘤病人温阳不仅仅是治疗阳虚,还可增强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津液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