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订单流出现象” 下一步外贸趋势和重点如何

7119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7119.xyz

  “今年以来,随着周边国家生产端的逐步恢复,去年回流到国内的部分外贸订单再次流出。总体看,这些订单流出的规模是可控的,影响是有限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回应“近期随着内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到国内新一轮疫情的影响,国内部分行业存在订单流出和产业外迁的现象”这一问题时,作出上述表述。

  李兴乾称,关于国内部分行业存在订单流出和产业外迁的现象,有三个基本判断:第一,回流订单流出的影响整体可控;第二,部分产业的外迁符合经济规律;第三,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当中的地位依然是巩固的。

  中国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出口第一大国。随着国内产业的持续升级,要素结构在发生变化,一些企业主动进行了全球布局,把他们一部分的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外,这是贸易投资分工合作的正常现象。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专业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我们的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了26%,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了65%。

  下一步外贸趋势

  1~4月,全国外贸进出口达到12.5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9%,按美元计则增长10.1%,增速有所放缓。

  “我们的对外贸易可以说开局平稳。”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会上表示,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却有不少亮点。比如,这是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增长,从规模上是创造了同期的新高。同时,外贸主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占整个外贸进出口的比重提升了2.4个百分点,达到了58.5%。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长比较快,前四个月,电动汽车的出口增长了137.8%,工程机械出口增长了35.3%。

  关于下一步的外贸形势,王受文称,必须清醒地看到,外贸还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比如,世界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需求增长缓慢。4月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2年的增长速度均下调了将近1个百分点。目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也比较大,意味着全球老百姓的收入在外贸产品的支出方面会相应受到负面影响。美国4月份的CPI达到8.3%,欧盟达到了7.5%,这都对外贸的需求都会有影响。

  “我们国内,实事求是地说,物流时效有所下降,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畅。比如说,5月份我们国家制造业PMI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是44.1%,还不到50%的临界点,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现在随着原材料的上涨也是比较大的。”王受文说,尽管有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外贸下一步的发展形势也有亮点和比较积极的一面。

  首先,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物流堵点逐步打通,外贸产业链的完整性、外贸产业的竞争性将得到较好的发挥;其次,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叠加此前出台的外贸支持政策,将会对外贸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中国的自贸协定伙伴还在不断增加。

  接下来重点做四方面工作、四件事

  为了对外贸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商务部接下来将重点做这几方面工作。

  王受文表示,首先,降低外贸企业的成本,增加效益。比如降低企业汇率方面以及海运费的成本,并让外贸出口企业尽快得到出口退税,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其次,保通保畅,让外贸企业的物流运输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国家的生产能力很强,在保通保畅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长三角、珠三角前段时间有一些困难。”他举例说,对一些重点的海港、空港集疏运,商务部已经采取措施,让他们能够有效运行,提高各类口岸的作业和通关效率;同时还主动靠前,让地方商务部门建立一些保障制度,来确保他们所在地的外贸企业、生产企业能够稳定生产,及时促进企业的产品按期交付订单。

  第三,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下半年将继续办好广交会,还有服贸会、投洽会。同时,要提高线上的效率,让外贸企业人员不出境,商品可以运到国外参展,线上和境外客户洽谈,从而获得更多订单。在出口信用保险方面,也将采取措施以鼓励、支持企业拿到更多的订单。

  第四,在支持贸易发展的同时注重贸易创新。其中,将继续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的建设,并提高建设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培育数字贸易、绿色贸易这些相关的行业市场主体,鼓励医药、汽车等这些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和再制造等新的外贸业态发展,将采取措施鼓励其不断成长,成为外贸的新增长点。

  面对近期订单流出该怎么办?李兴乾称,商务部将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稳产业,要办好四件事: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强企业的服务保障,引导产能优化布局,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

  比如,全力帮助解决好外贸企业在贸易便利化、物流运输、获取订单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培育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用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些平台和载体,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梯度转移。指导有条件的企业有序开展全球布局,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